贵州是全国最大的刺梨种植、加工、生产基地,作为贵州省3+5特色优势产业及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生态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刺梨产业综合产值约100亿元。今年6月,“贵州刺梨汁”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作为贵州具有独特优势的特色产业,刺梨产业当前发展基础良好,但亟需着力破解的突出问题也有不少。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熊德斌在接受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刺梨产业需要主动适应未来不同顾客群体开发产品,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刺梨产品矩阵,鼓励龙头企业基于产业链构建优势品牌,带动链上企业共同发展,同时,应当坚持走“高附加值和亲民价格统一”的路径。
种植端 优化资源布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结合贵州的地形地貌、劳动力资源等禀赋特点,刺梨种植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该如何制定适配的种植规划与管理模式来应对这些挑战?
熊德斌:刺梨产业作为贵州山地特色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刺梨规模化是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集约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关于规模化是一个供给端的问题,但发展的关键在需求端。没有需求端的牵引,规模化的结果就会造成产能过剩,导致种植效益上不去,影响群众增收致富和发展的积极性,集约化发展就缺乏效益支撑。
我们在去年做过一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刺梨产品市场渗透率还不高,西南地区以外的消费者对贵州刺梨知晓度偏低、口感接受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推广和市场渗透。
因此,需求端关键在于产品开发和开拓市场,融入全国、全球大市场,通过终端产品不断渗透牵引供给端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贵州刺梨
富明证券-配资行情网-配资优选-炒股配资代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