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有个地方,俄军每个月要搭进去上万条人命,可他们还在那儿死磋到底。这地方就是波克罗夫斯克,以前叫红军城。听起来挺熟悉对吧?没错,就是那个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乌东前线。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场仗打到现在,表面上看是为了一座小城,实际上却是为了地底下埋着的“宝贝”。什么宝贝这么值钱?让俄军宁可月月往里填人命也要拿下?答案让人意外得很——锂矿。
一座小城,牵动大局
波克罗夫斯克这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你别看它不起眼,这里可是乌东地区的“七寸”。为啥这么说?因为这儿是个交通枢纽,公路铁路在这儿打结,前线的军火粮草都得从这儿过。
用咱老百姓的话说,这就像是一个大院子的门口,你把门口卡住了,里头的人想出来进去都得看你脸色。乌克兰在东部的那些据点,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平时吃喝拉撒都指着波克罗夫斯克的补给线呢。
7月22日那天,俄国防部正式宣布,他们的部队已经打进了城市南部。周边那些小村子,什么兹维罗沃、新经济村,一个接一个地落到了俄军手里。乌克兰守军在城里玩起了“捉迷藏”,到处抓俄军的渗透小分队。
地下的“金疙瘩”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只是为了一个交通节点,俄军犯得着这么拼命吗?关键还是地底下埋着的那些宝贝。
城南有个欧洲第二大锂矿,储量占乌克兰总量的六成多。你要问锂有啥用?现在满大街跑的电动车,手机电脑的电池,都离不开这玩意儿。说白了,这就是新能源时代的“石油”。
城北边还有煤矿,而且不是一般的煤,是炼钢用的焦煤。打仗嘛,坦克大炮都得用钢铁造,这煤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句话说得好,“财帛动人心”。这两样东西加起来,那就是妥妥的战略资源。难怪俄军愿意在这儿死磕,哪怕每个月搭进去上万人也在所不惜。
血腥的“蚂蚁搬家”
俄军拿下波克罗夫斯克的战术,说起来也挺有意思。他们没有硬碰硬地强攻,而是玩起了“蚂蚁搬家”的套路。
从去年夏天开始,俄军就在这个方向上加大了攻势。一开始是从阿夫迪伊夫卡西北方向推进,慢慢地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啃。7月18号到19号,他们拿下了普罗赫雷斯村,这算是个转折点。
俄方的策略很简单粗暴:集中兵力,分头行动。一部分兵力去应对库尔斯克方向的压力,另一部分从顿涅茨克调过来,专门对付波克罗夫斯克。
乌克兰这边就有点顾此失彼了。他们把精锐部队都调到库尔斯克去了,波克罗夫斯克这边留守的兵力就显得薄弱了。俄军抓住这个机会,用无人机侦察定位,步步紧逼。
代价有多惨重?
打仗嘛,总是要死人的。但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付出的代价,说出来真的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乌克兰国防部的报告显示,俄方每个月在这一带的伤亡超过一万人,包括死的、伤的、失踪的。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的评估更具体,说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每月伤亡1.4万到1.5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一个月一万多人,一年下来就是十几万。从开战到现在,俄军的总伤亡已经累积到83万多人。这个数字,说句不好听的,都快赶上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了。
乌克兰部队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用无人机和地雷阻击,想方设法拖慢俄军的推进速度。战场上,双方都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只不过这个游戏的代价是人命。
西方的“钱袋子”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西方的援助了。北约国家到现在已经往乌克兰注入了超过2500亿美元的资金,各种重装备源源不断地送过去。
俄罗斯一开始可能想得太简单了,以为西方国家就是随便支持一下,意思意思就完了。谁知道人家是真金白银地往里砸钱,这一砸就是三年多。
现在乌军的装备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战斗力也在稳步提升。俄军想要速战速决的计划彻底泡汤了,战争已经变成了消耗战。
谈判桌上的博弈
边打边谈已经成了这场冲突的常态。7月中旬,各方又开启了第三轮对话。美国那边发出了50天的期限警告,威胁要加关税。欧洲各国也在推动冲突降温。
不过说实话,谈判这事儿,双方的底线差得太远。乌克兰不愿意承认顿巴斯的现状,还在谈判中保留着对克里米亚的主权诉求。俄罗斯那边呢,普京坚持要求乌克兰解除武装,重新划定边界。
这就像两个人吵架,一个说“你得给我道歉”,另一个说“你得给我跪下”。这怎么谈得拢?
停战的信号?
有意思的是,最近出现了一些停战的苗头。俄军控制了波克罗夫斯克之后,再想往基辅推进,难度就大了很多。资源消耗也会越来越大,这对俄罗斯来说可能是个体面收手的节点。
毕竟,仗打到这个份上,双方都已经筋疲力尽了。俄军虽然在地面上占了一些便宜,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实实在在的。继续打下去,除了增加伤亡,还能得到什么?
给中国的警示
这场冲突对中国来说,也是个很好的教材。俄军在这次冲突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咱们好好琢磨琢磨。
第一个问题是过度依赖导弹。开战初期,俄罗斯以为投放上万枚导弹就能速战速决。结果呢?乌克兰部队分散部署,利用地形转移,那些价值650万美元一枚的“口径”导弹,经常打中一些无关紧要的目标,资源浪费得厉害。
第二个问题是低估了北约的援助决心。本来以为西方国家短暂支持一下就完了,结果人家三年多持续不断地注入巨资,把消耗战拖得没完没了。
第三个问题是行动迟疑。没有一鼓作气,给了乌克兰重新组织的时间。指挥计划混乱,后勤补给跟不上,兵员补充慢,高强度作战把这些缺陷全都暴露出来了。
对中国来说,远离冲突是上策,但守住核心利益也是必须的。不主动生事,但也要准备好应对各种情况。
尾声:这场仗还要打多久?
说了这么多,波克罗夫斯克的争夺战其实就是整个俄乌冲突的一个缩影。表面上看是军事对抗,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的博弈。
锂矿、煤矿这些战略资源,西方的援助,国际社会的态度,每一个因素都在影响着战局的走向。而那些在前线拼命的士兵们,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战。
这场战争已经进入第1251天了,双方的互袭还在升级。俄方声称击落了乌克兰的无人机,占领了东部的村镇。乌方也在用各种创新战术进行反击。
你觉得这场仗还会打多久?停战的可能性有多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富明证券-配资行情网-配资优选-炒股配资代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